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記憶數位資料庫與檢索系統

  • :::
  • 網站導覽|
  • 檢索查詢|
  • 相關連結|
  • 回首頁
  • 系統介紹 系統介紹
  • 報紙 報紙
  • 期刊 期刊
    • 路與橋
    • 澎湖建設
    • 硓𥑮石季刊
    • 日本臺灣馬公會會刊
  • 影音 影音
    • 713山東流亡學生人物訪談
    • 國民記憶庫
  • 圖書 圖書
    • 澎湖家族譜
      • 家譜
      • 族譜
      • 宗譜
    • 澎湖島大觀
    • 澎湖縣鸞書
  • 系統介紹
  • 報紙
  • 期刊
    • 路與橋
    • 澎湖建設
    • 硓𥑮石季刊
    • 日本臺灣馬公會會刊
  • 影音
    • 713山東流亡學生人物訪談
    • 國民記憶庫
  • 圖書
    • 澎湖家族譜
      • 家譜
      • 族譜
      • 宗譜
    • 澎湖島大觀
    • 澎湖縣鸞書
  • 檢索查詢
    • 檢索查詢
    • 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 相關連結
  • 網站導覽
  • 1991年後
  • 1981-1990年
  • 1971-1980年
  • 1961-1970年
  • 1951-1960年
  • 1941-1950年
  • 1931-1940年
  • 1921-1930年
  • 1920年前
  • 不詳
澎湖縣鸞書
  • 出版單位
    海靈殿集鸞社兼善堂
  • 書名
    普化真言
  • 卷期數
    全一冊
  • 開著年代
    1983
  • 出版年
    1985
  • 出版地
    馬公藍木印刷廠
  • 封面內容(摘要)
    普化真言
我要列印 放大預覽
 
000.jpg
下一頁
第0頁 / 共463頁
  • 內容詮釋
    歲次癸亥年(1983)陽月,海靈殿集鸞社兼善堂著造《普化真言》,共分五卷,合為一冊,甲子年(1984)臘月完峻。隔年(1985)於馬公藍木印刷廠出版。本書對海靈殿集鸞社兼善堂的歷史做了一翻梳理:
    〈海靈殿兼善堂創堂簡史〉
    海靈殿俗稱「南甲王爺宫」。於清朝中葉,先民從大陸福建奉請蘇府王爺及地藏王菩薩寶像,渡海來澎擇馬公西郊濱海之隅建廟奉祀。自此本境居民仰沾神庥,有求必應,時顯靈蹟,香火鼎盛。清同治十一年,壬申(民前四十年)曾顯靈救治本澎通判程邦基之夫人,治癒其疾患,程通判因感神恩昭顯,因而斥資於本廟興建四埵亭及懸匾以示答謝神恩。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民前十四年),有居民陳、葉、謝、蔡等人士共同設立「集鸞社」,扶鸞闡教,蘇恩主扶乩曉以子民勤儉樂善,敬老尊賢之道。光緒二十七年,辛丑(民前十一年)蘇恩主施以玉令,化清水以革除住民吸烟毒之惡習,又祛邪治憨人、收妖、滅黑狗精,濟世救人。光緒三十一年,乙巳 (民前七年),鄰境疫癘蔓延,派鄉董求救,在日警戒嚴之下,密運恩主玉勅甘露水,化解祛除疫症之蔓延,使人人得以解救。
    民國四年,乙卯年,居民陳祥等七子發起創立「海靈殿集鸞社兼 善堂」,雕塑文衡聖帝寶像,奉唐聖帝為主席,陳祥乃任首任堂主,不時誦念經文,扶鸞以施方濟世。不久因遭受日人嚴禁結社之規定,被迫停輟,未再活動。直至民國十一年(壬戌),堂主陳祥乃再發動七子重新開堂,改稱「海靈殿兼善堂」。唐聖帝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字真言為堂生守則,並於當年陽月初五日首著 「金鐘醒世」善書,分「孝」「悌」「忠」「信」四卷,請出文昌梓潼帝君祿位牌,於宣講臺上監察宣講,除於本廟執行外,尚在本澎沙港,西衛等廟宣講傳道。
    民國十二年(癸亥),著「覺世誘善真經 。民國十四年(乙丑),著「醒迷新編」,分「禮」「義」「廉」「 恥」四卷。民國三十四年(乙酉),臺灣光復,為答謝上蒼庇佑本澎境民平安,同年臘月著「天恩感世」,分「孝」「悌」「忠」「信 」四卷,來殿堂効勞之善信增至一六五名。民國三十八年(己丑),邀請本澎神聖共著「消災解规覺遇真經」。民國四十一年(壬辰)閏蒲月著「化世新民」。民國四十二年(癸巳),高雄愛河投水尋短之事迭起,蘇恩主假溫王廟神靈顯赫,施法祭煞,超脫水中亡魂歸位。民國五十三年(甲辰)陽月望日,著「玉勅覺醒迷津」,分「仁」 義」「禮」「智」四卷。民國五十五年(丙午)桐月初四日,任陳祈明為第二任堂主,推廣祀神典範,頗受各寺廟歡迎仿做,且時時接受禮聘指導。
    民國六十五年(丙辰)桂月,任鄭能守先生為第三任堂主,先後動員本廟人員支援重光威靈殿、青螺北極殿、將軍澳將軍廟 ,沙港廣勝宫落成伺酒大典。於孟冬煅訓文武鸞生三名,於仲冬奉旨試著淺易白話文體勸世善書,二十餘日完竣繳旨,爾後蒙恩賜旨連續十載著造工作。於民國六十六年(丁巳)元月著「金津醒世」,分「仁」「義」「禮」「智」四卷,共刊印二千本,分送全省各大小廟宇,甚獲各方好評,來函需索及謝函竞高達兩百多封,可見其受廣大民眾之接受與歡迎。且承臺北三楊企業公司負責人贊助翻印合訂本,贈閱北部地區寺廟,中部善堂雜誌社亦節錄刊登,廣佈各方。民國六十七年(戊午)著「金箴覺世」,分「仁」「義」「禮」「智」四 卷。民國六十八年(己未)著「兼善渡世」。民國六十九年(庚申) 著「兼善引世」、「善道規範」。民國七十年(辛酉)著「善道康莊」。民國七十一年(壬戌)著「宏揚正道」。民國七十二年(癸亥)著「顯德化世」,同年陽月十七日,任陳財旺先生為第四任堂主。民國七十三年(甲子)著「普化真言」。民國七十四年(乙丑)付梓廣佈臺省各地。
    感念本堂自創立至今七十寒暑,承天著造善書十五次,若造經文二次,刊印數萬册佈施各方,勸世渡人、代天宣化,綿延不輟,仰賴本殿堂恩主諄諄教誨,使五百餘名善男信女能恪遵傳统美德、和睦相 處,人人修心養性,淡泊名利,奉献心智,行善不落人後,發揮團隊精神,革除陋習。自民國三十四年起,倡導祭典以香花果品。民國五十二年起鼓吹禮樂以錄音帶代替,節省僱佣金額,移作公益慈善之用。如民國五十年起,每逢重陽節舉辦敬老會,於廟宇主神誕辰之日頒贈善信子女獎學金,鼓勵學子努力向學,並且捐贈白米賑濟貧困。每年用於救助急難之現款,亦高達拾餘萬元。此外還贊助社里棒球運動經費,推廣全民體育,以及贊助登迷(燈謎)費用等。於民國六十八年辦本堂善信金婚慶祝會。凡以上地方公益事業皆不時辦理,且成績卓著,因此曾受政府迭次獎勵表揚。
    願本堂善根永固,前程光輝,廟堂焕新,香火鼎盛,甲運亨通,兼心行善,承先啟後,以誌永垂不朽。
    民國七十三年歲次甲子臘月
    沐恩海靈殿兼善堂堂主陳財旺拜撰

    (二) 著造普化真言勅派各司神職如左
    總主教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大天尊關
    副主教南宮孚佑帝君妙道天尊呂
    副主教南天金闕內閣輔天大天尊蘇
    總監著南天濟公禪師
    監著幽冥教主地藏王仁慈菩薩楊
    監著玉勅三十三天督巡劉
    監著玉勅代天巡狩大千歲金
    正主席玉勅駐鎮海靈殿宏德天尊蘇
    副主席玉勅駐鎮海靈殿衛德天尊白
    副主席兼功過玉勅駐鎮海靈殿文衡聖帝陳
    副主席南天監察天君鄭
    施方濟世玉勅駐鎮海靈殿護德天尊林
    正馳聘兼功過司玉勅代天巡狩二千歲邱
    副馳聘玉勅代天巡狩三千歲朱
    副馳聘玉勅駐鎮海靈殿揚德天尊秦
    副馳聘玉勅駐鎮海靈殿中壇元帥
    守爐神玉勅駐鎮海靈殿福德正神李
    守壇把門神黑虎將軍孔

    (三)奉派著造顯德化世善書各生職務如次
    堂主陳財旺
    副堂主項茂松
    內堂主務項樑
    濟世主務張榮寶
    總務主務許輝煌
    鸞務主務高麗水
    外堂主務李加祿
    顧問許叔齊 黃遂善 洪明山
    校正生蔡文榮
    謄錄生陳再霖
    文武鸞生洪銅燈 林有土
    正鸞生高丁和 許輝星 王金木
    宣講生陳財旺 項茂松 林禎進 鄭明玉
    講經生項茂松
    助理濟世主務生陳等額
    錄鸞主事生王武雄
    錄鸞生洪明山 王龍漢 廖振輝 林朝義
    唱鸞生曾晉得 洪珠福 項貫福
    副鸞生林細猛 黃如欽 王武上 項茂源
    請鸞生吳源泉 項茂林 廖睿智 王三孝
    內外通報傳達生林天賜 黃崑玉
    奉茶兼誦經生許叔齊 黃遂喜 許榮圖 盧春長 蔡自良
    奉茶兼迎送生陳合 蔡全材 紀榮森
    誦經兼迎送生廖睿智 楊宏忠 項茂林 鄭碼 李戊子
    伺香兼迎送生張順達 項貫 陳順德 項貫楠 鄭惠元
    誦經兼清潔王慈本
    効勞迎送生葉國龍 盧增鎰 顏振烈 葉敏雄 紀榮森 林登龍 陳等松 黃如樂 薛首重 洪南日 王武上 蔡一男 呂石墙 施光輝 林朝軒 葉保金 項炎興 陳順昌 范松雄 劉清竹 楊健得 楊健勝 吳澄門 梁志立
    信女總首林蜜
    副總首鄭明玉
    甲組組長吳阿尾
    乙組組長鄭彩鸞
    丙組組長許梅治
    丁組組長紀秋圓
    戊組組長蔡金蘭
    己組組長楊麗花
    庚組組長林招治
    辛組組長蘇罔市
    壬組組長顏清雲
    癸組組長王黃玉
    效勞生(略)

2012©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版權所有|
隱私權政策|
網站安全政策|
地址:88048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交通地圖|
電話:06-9261141|
傳真:06-9276602
請用Edge、Chrome或firefox及1024*768解析度瀏覽本網頁|
您是第 2127932 位瀏覽者|
更新日期: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