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鸞書
-
出版單位許家敦化社興善堂
-
書名真元寶諦
-
卷期數上集
-
開著年代1982
-
出版年1983
-
出版地馬公富國印刷廠
-
封面內容(摘要)真元寶諦
封面 / 共99頁
內容詮釋:
歲次壬戌年(1982)五月,許家村在許文永主導之下,於港元寺成立許家敦化社興善堂,著造鸞書《真元寶諦》,分為上下兩集,同年陽月完峻。敦化社興善堂雖然設置於港元寺,但《真元寶諦》著名為真靈殿與港元寺合著。
許家村民之所以成立敦化社興善堂,是一個傳統的聚落面對整個社會環境遽變,所做的回應。許家村是由兩個不同房派所組成的同姓聚落,雖為同一宗姓,彼此卻存在著隔閡與歧見。由於台灣現代化所帶來的吸引力,青壯人口紛紛離鄉背井到台灣謀生。村莊人口由1967年405人的高點逐年下降至1981年的327人。1981年,許家村一年之內有十幾位村民相繼去世。這對一個才300人左右的村落而言,引起了全村村民的恐慌。村長為了安撫人心,於是請來地理師勘輿,地理師認為許家村東面地勢高、墳墓多,陰氣容易聚集在西面地勢較低的村落內,建議最好將墳墓遷移他處。
另一方面,村落的神明許府真君與觀音佛祖降乩指示:「許家村本有良好的地理環境,在西南海中的虎頭山,先民在真靈殿後方種植林投樹以抵制虎口,以安居樂業。而北面環山至潭邊村南方,即是龍脈(山龍)。村莊由此山勢,形成一條大溝也是龍脈(水龍)。兩條龍脈:山龍由於開墾與人為的破壞已死腹中,水龍亦因流經村落的小溪水源枯竭而奄奄一息。再加上村人在興建馬路時,沒有擇時看日,龍穴的「地理」遭受重創,村民才會相繼出事。」為了拯救村里衰頹的運勢,許家村在真靈殿、港元寺兩座廟宇主神的指示下,於1982年陰曆2月16日安營,2月24日於龍穴「安碑祭煞」,全村並在這一段期間「齋戒茹素」,消災渡劫。而村長許文永先生年輕時,曾為安宅歸正社施善堂之正鸞手,在他出面倡導下,5月9日許家村成立「敦化社興善堂」,展開著書、宣講與濟世活動。
村落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大興土木,致使「地理」被破壞;人口逐年下降,正代表著村落「運勢」的衰微。藉由鸞堂的宗教活動不僅整合了村落內部房派的不合,並透過村人共同的努力「著書立說、累積善行」,彌補社里地理之不足,來挽救村落頹敗的運勢。許家敦化社興善堂的成立正代表著一個澎湖傳統的聚落面對人口逐年流失、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所做的調適與努力。
(一)著造《真元寶諦》諸神聖職務如左
揮鸞主教著造新書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
揮鸞闡教監督新書南天孚佑帝祖呂
揮鸞協教督導新書南天東厨司命護宅真君
本堂正主席三官大帝
本堂副主席文衡聖帝
本堂正主宰港元寺觀音大士大娘
本堂副主宰真靈殿許府真君
本堂正馳騁本殿金府千歲
本堂副馳騁本殿玄天上帝
本堂總督導新書港元寺武聖帝君
本堂協助新書港元寺觀音大士二娘
本堂接駕司港元寺觀音大士三娘暨本殿福德正神
本堂通報司本殿中壇元帥
本堂監察誦經生註生娘娘
本堂把門司關張
(二)著造《真元寶諦》諸執事列于后
敦化社社主許重華
敦化社副社主許文明
興善堂堂主許添福
興善堂副堂主許文振
本堂總督理許文壹兼宣講生、錄鸞生 誦經生
本堂副督理許根棟兼掌賬務、副鸞生 唱鶯生、誦經生
總贊助本堂許高跳兼副鸞生、連絡生
協理本堂許文行兼謄錄生、宣講生
本堂總董事許文生
本堂董事許福順兼唱鸞生、誦經生
本堂董事許清契兼副鸞生
本堂董事許自然兼請誥生、服務生
本堂董事許高情兼請誥生、服務生
本堂董事許丙寅 許文誨 許登科
本堂正鸞生許瑞榮兼修正生、宣講生 濟世
本堂正鸞生許明敏兼唱鸞生
本堂總校正生許保富
武童許有世兼濟世
武童許協鳴兼濟世
本堂顧問許丕八、許有成、許重興 許天從
本堂焚香奉茶生許傅福
本堂焚香奉茶生許保朝兼誦經生
本堂正謄錄生許禮義兼宣講生、總協理
本堂總贊助許金田兼請誥生
本堂請誥生許明崎兼服務生
本堂内外整理秩序許天豹
本堂信女誦經生許郭愛妹 許呂玉環 許陳愛珠 許吳鴛鴦 許鄭貴
許家村民之所以成立敦化社興善堂,是一個傳統的聚落面對整個社會環境遽變,所做的回應。許家村是由兩個不同房派所組成的同姓聚落,雖為同一宗姓,彼此卻存在著隔閡與歧見。由於台灣現代化所帶來的吸引力,青壯人口紛紛離鄉背井到台灣謀生。村莊人口由1967年405人的高點逐年下降至1981年的327人。1981年,許家村一年之內有十幾位村民相繼去世。這對一個才300人左右的村落而言,引起了全村村民的恐慌。村長為了安撫人心,於是請來地理師勘輿,地理師認為許家村東面地勢高、墳墓多,陰氣容易聚集在西面地勢較低的村落內,建議最好將墳墓遷移他處。
另一方面,村落的神明許府真君與觀音佛祖降乩指示:「許家村本有良好的地理環境,在西南海中的虎頭山,先民在真靈殿後方種植林投樹以抵制虎口,以安居樂業。而北面環山至潭邊村南方,即是龍脈(山龍)。村莊由此山勢,形成一條大溝也是龍脈(水龍)。兩條龍脈:山龍由於開墾與人為的破壞已死腹中,水龍亦因流經村落的小溪水源枯竭而奄奄一息。再加上村人在興建馬路時,沒有擇時看日,龍穴的「地理」遭受重創,村民才會相繼出事。」為了拯救村里衰頹的運勢,許家村在真靈殿、港元寺兩座廟宇主神的指示下,於1982年陰曆2月16日安營,2月24日於龍穴「安碑祭煞」,全村並在這一段期間「齋戒茹素」,消災渡劫。而村長許文永先生年輕時,曾為安宅歸正社施善堂之正鸞手,在他出面倡導下,5月9日許家村成立「敦化社興善堂」,展開著書、宣講與濟世活動。
村落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大興土木,致使「地理」被破壞;人口逐年下降,正代表著村落「運勢」的衰微。藉由鸞堂的宗教活動不僅整合了村落內部房派的不合,並透過村人共同的努力「著書立說、累積善行」,彌補社里地理之不足,來挽救村落頹敗的運勢。許家敦化社興善堂的成立正代表著一個澎湖傳統的聚落面對人口逐年流失、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所做的調適與努力。
(一)著造《真元寶諦》諸神聖職務如左
揮鸞主教著造新書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
揮鸞闡教監督新書南天孚佑帝祖呂
揮鸞協教督導新書南天東厨司命護宅真君
本堂正主席三官大帝
本堂副主席文衡聖帝
本堂正主宰港元寺觀音大士大娘
本堂副主宰真靈殿許府真君
本堂正馳騁本殿金府千歲
本堂副馳騁本殿玄天上帝
本堂總督導新書港元寺武聖帝君
本堂協助新書港元寺觀音大士二娘
本堂接駕司港元寺觀音大士三娘暨本殿福德正神
本堂通報司本殿中壇元帥
本堂監察誦經生註生娘娘
本堂把門司關張
(二)著造《真元寶諦》諸執事列于后
敦化社社主許重華
敦化社副社主許文明
興善堂堂主許添福
興善堂副堂主許文振
本堂總督理許文壹兼宣講生、錄鸞生 誦經生
本堂副督理許根棟兼掌賬務、副鸞生 唱鶯生、誦經生
總贊助本堂許高跳兼副鸞生、連絡生
協理本堂許文行兼謄錄生、宣講生
本堂總董事許文生
本堂董事許福順兼唱鸞生、誦經生
本堂董事許清契兼副鸞生
本堂董事許自然兼請誥生、服務生
本堂董事許高情兼請誥生、服務生
本堂董事許丙寅 許文誨 許登科
本堂正鸞生許瑞榮兼修正生、宣講生 濟世
本堂正鸞生許明敏兼唱鸞生
本堂總校正生許保富
武童許有世兼濟世
武童許協鳴兼濟世
本堂顧問許丕八、許有成、許重興 許天從
本堂焚香奉茶生許傅福
本堂焚香奉茶生許保朝兼誦經生
本堂正謄錄生許禮義兼宣講生、總協理
本堂總贊助許金田兼請誥生
本堂請誥生許明崎兼服務生
本堂内外整理秩序許天豹
本堂信女誦經生許郭愛妹 許呂玉環 許陳愛珠 許吳鴛鴦 許鄭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