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鸞書
-
出版單位馬公一新社樂善堂
-
書名覺悟又新
-
卷期數卷1鸞部
-
開著年代1971
-
出版年1972
-
出版地高雄延平印刷廠
-
封面內容(摘要)覺悟又新
封面 / 共89頁
內容詮釋:
民國60年(1971)季春,一新社請旨著造第三部鸞書《覺悟又新》,隔年(1972)出版,分為鸞務開基四卷。一新社復堂最重要的人物首推吳克文,其不僅擔任總董事與正鸞手,幾乎所有對外對內事務均由其操盤擬定。在完成一新社復社後的各項整頓工作之後,吳克文憑藉著他在福善堂所累積的基礎,不斷擴展一新社對外的觸角。1968年一新社以文衡聖帝壽誕為名,延請台南竹溪寺法師共五人來澎主壇,舉行祝壽清醮,並為奉祀牌位於一新社內諸先靈誦經超渡,為期七天。 1970年樂善堂開堂80週年紀念,自陰曆3月11日至15日止舉行清醮,聘請高雄岡山福全佛堂及五甲心德佛堂先天派齋師蒞臨主壇。同年10月發生一件小插曲,高雄縣茄定村鄭、史兩位村民覬覦一新社歷史之悠久與神聖之靈驗,利用夜間潛入殿內偷竊開基之關聖恩主與慈濟真君之神像,臨走之時為一新社廟祝夫妻二人所發覺,二人除了將神像討回並報警處理將兩人拘留於警局內。鄭、史二人驚慌之餘,趕緊托人說情始被放回。不久,茄定村長帶著二人前來一新社道歉並贈送一新社美術燈兩座、大八仙彩一幅答謝神恩,事件始告落幕。
〈卷四〉有功人員部份不僅增列了他的祖父吳萬益,歷代管理人部分則將自己的事蹟列入,上述人員肖像均陳列一新社內堂。吳克文對自己的評價包括:「一.廣集本社原有資料,發起復興一新社。二.整理本社原有財產,安定基礎。三.興建聖真寶殿,添置廟內各項設備。四.復興樂善堂、主持鸞務,著造第二、三集善書。五.兼(監)督一新大戲院業務。六.創首興辦慈善事業及敬老會。」 從吳品分、吳萬益到吳克文均成為一新社的有功人員,吳家一脈相承,字裏行間充分表現了對自己與家族參與一新社功績之肯定。茲將吳克文所列一新社有功人員與歷代管理人臚列於下:
〈一新社歷代有功人員簡歷〉:
黃公諱淮普、字卿雲,號濟時,即本社社員黃玉壺之先祖父也。生於道光廿八年戊申,自幼天資聰敏,篤志苦學,光緒六年庚子(三十三歲)考取進郡庠生。翌年,設帳於鄉里教學,後考取准補貢生,補試訓導。又布政使考驗合格,委署彰化縣儒學教諭。光緒十九年癸已(四十六歲),恩科鄉試合格,榮陞五學闡務。至甲午中日戰爭(四十七歲)退居林下。一生孝親友弟,祀神崇聖,樂善好施,重新文石書院創立先賢祠,讚助鸞務等,一切義舉,無不竭力勇為。且當時「普勸社」、「一新社」之大興宣講,由其提倡並藉政府之力大為宣導,得以普遍全台澎,其功亦大矣。
蘇公諱清邊、字一新、號清景。即本堂副堂主蘇遠智之先祖父也。生于道光廿八年戊申,賦性温恭樸實,事神虔誠,於同治三年甲子(十七歲)從祖籍福建省泉州府馬巷廳恭請慈濟真君金身一尊來澎湖,首先開設「樂善堂」,施方濟世、大顯威靈,有求必應。及今本殿開基之許恩主是也。其平時尊重聖賢,敬惜字紙最令人欽佩,本殿重建當紀其開源發端,千秋不朽。
吳公諱等,字登第、號品分。即本殿總董事吳克文號藻卿之先曾祖父也。
生于道光廿九年己酉,賦性仁慈忠厚,克已待人,謙恭禮讓。平生樂善好施,持齋禮佛,倡設鸞堂,如樂善民堂、新善堂(即今之福善堂也)等,効勞多處。又提倡宣講、放生、拾字、矜孤恤寡。凡地方公益事業,見義勇為,孜孜不倦。在本一新社辦理救濟事業,專任勤募工作,每次均慨解義囊,率先垂範,處處嘉惠貧民不遺餘力,為鄉里所望重。且對社務、堂務認真効勞,
(一 )《覺悟又新》神明尊號如下:
飛鸞主教著造新書正主席威震西瀛聖真寶殿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
飛鸞闡教著造新書副主席威震西瀛聖真寶太醫院慈濟真君博施天尊許
飛鸞宣教協著新書南宮孚佑帝祖妙道天尊呂
飛鸞啟化輔佐新書東廚司命真君護宅天尊張
飛鸞教化三教總主宰至聖先師治世天尊孔
著造正馳騁本殿關太子潘
著造副馳聘本殿執旗童子范
著造鎮壇兼功過司本殿周將軍鍾
著造鎮壇兼伏魔司本殿執劍童子白
贊造新書西衛金龍殿孚佑帝祖呂
贊造新書北辰宮廣澤尊王朱
著造鑒壇兼知客神本境主靈應侯
著造正司禮神福德祠福德正神謝
著造鎮壇主掌佛事慈悲救世度人本殿釋迦佛
著造鑒理堂務本殿觀音佛祖陳
著造副司禮神本殿福德正神林
內外供役司本殿善才魏
守爐兼通報司本殿良女陳
(二)《覺悟又新》諸執事如下:
總董事正鸞綜理堂務吳藻卿
正堂主兼監理社務紀經才
副堂主協理堂務及錄鸞蘇明時
董事兼參議堂務郭生仁
董事參議社務及進香生陳賜福
董事參議堂務及唱鸞生陳壇
董事參議堂務及司香生胡其所
董事參議堂務及迎送生郭洋
董事參議堂務及誦經生許天賜
董事兼副鸞及進香生陳紹烈
董事兼理賬及傳鸞生黃迺俊
董事兼傳鸞及進茶生黃迺生
唱鸞兼督導傳鸞生薛中玉
唱鸞兼副鸞生郭招財
錄鸞兼請鸞生吳耀彬
副鸞兼唱鸞生王修己
傳鸞兼請鸞生王心田
唱鸞兼傳鸞生謝石森 陳求神
副鸞兼傳鸞生王修林 吳進來
傳鸞兼請鸞生陳順義 林清宇
傳鸞兼進香生顏長春 許天祥
請鸞兼佐錄生王有福
請鸞兼司香生陳江龍 許福基 郭生和 陳成功
請鸞兼司香生楊欽
本社顧問及付梓赞助生薛步梯
付梓賛助生莊 南 陳振芳 鄭榮生 高義
進香祀茶及整理內務生許藏妙 黃剛毅
信女誦經兼司香生紀藍丹 吳陳省 林蜜 歐淑女 藍呂枝 陳呂腰 蘇絳玉 范素娥 黃昌貞 高林繡寶 蘇瑞蓮 黃玉壺 鄭劉緩 高絳雪 鄭金蘭 郭貴琴郭陳滿 胡顏秦 林黃嬰 李吳初 王靜妙 薛郭好 蔡好
信女司香生洪秋蘭 陳林鬸 蘇芳枝 蔡秋霞 林繡美 林張菊 王黃玉 洪秋菊 郭秋蓮 黃郭瑞香 蔡秋菊 吳蔡刊 胡廖梅 楊菊 許陳祈完 薛陳嬌 曾楊溱 王劉秋茶 郭繡麟 楊陳省 楊李雪 許鄭初枝 鄭金珠 陳罔市 陳合 陳王秀 郭吳牡丹 何綉春 曹月霞 林許金寶 黃秋梧 陳秀麗 胡廖桂葉 蘇益子 蔡月女
善男効用生楊耕田 李克順 許頂額 歐壇 林黃甲 黃東來 吳聯來 范舞鳳 吳調督 鄭丹桂 陳才 翁耀輝 呂全合 楊長慶 王安 高勝壽 黃文傑 黃夢舜 薛光燦 薛光華 孫嘉禾 黃積福 葉建祿 王至孝 許瑞穗 蔡足榮 紀熙煌 紀開明 謝長林 許光輝 呂 江 吳奎壁 黃迺智 黃天麟 呂騰風 林吹葭蘇清雨 高榮輝 郭金寶 紀安東 王炯銘 李榮華 呂秀吉 劉清心 吳振族 陳自帛 吳正一 吳正相 顏顯瑶 陳活源 藍正行 陳伊族 蔡忠誠 許全福 王輝煌 郭承彥 王瑶欽
信女効用生林洪惜 陳 快 吳桂桃 吳陳金鑾 蕭玉鸞 蕭金珠 許彩鳳 謝何繡鸞 蘇紫英 黃顏秀 蔡淑寬 黃王玉糖 李王招 林富美藍吳月枝 藍林秀鳳 顏秋霞 林賽佳 許張愛嬌 紀蔡安淳 林蔡珠 林秀芬 許顏月嬌 許陳清葉 葉金枝 葉瓊珠 鄭許掌珠 張吳秋寶 王淑純 陳貞美 紀洪秋錦 顏高室家 陳許量 陳林浮 陳蔡瑞蘭 蘇胡愛惠 林紅樟 許佳音 呂許金便 王謝秀雀
〈卷四〉有功人員部份不僅增列了他的祖父吳萬益,歷代管理人部分則將自己的事蹟列入,上述人員肖像均陳列一新社內堂。吳克文對自己的評價包括:「一.廣集本社原有資料,發起復興一新社。二.整理本社原有財產,安定基礎。三.興建聖真寶殿,添置廟內各項設備。四.復興樂善堂、主持鸞務,著造第二、三集善書。五.兼(監)督一新大戲院業務。六.創首興辦慈善事業及敬老會。」 從吳品分、吳萬益到吳克文均成為一新社的有功人員,吳家一脈相承,字裏行間充分表現了對自己與家族參與一新社功績之肯定。茲將吳克文所列一新社有功人員與歷代管理人臚列於下:
〈一新社歷代有功人員簡歷〉:
黃公諱淮普、字卿雲,號濟時,即本社社員黃玉壺之先祖父也。生於道光廿八年戊申,自幼天資聰敏,篤志苦學,光緒六年庚子(三十三歲)考取進郡庠生。翌年,設帳於鄉里教學,後考取准補貢生,補試訓導。又布政使考驗合格,委署彰化縣儒學教諭。光緒十九年癸已(四十六歲),恩科鄉試合格,榮陞五學闡務。至甲午中日戰爭(四十七歲)退居林下。一生孝親友弟,祀神崇聖,樂善好施,重新文石書院創立先賢祠,讚助鸞務等,一切義舉,無不竭力勇為。且當時「普勸社」、「一新社」之大興宣講,由其提倡並藉政府之力大為宣導,得以普遍全台澎,其功亦大矣。
蘇公諱清邊、字一新、號清景。即本堂副堂主蘇遠智之先祖父也。生于道光廿八年戊申,賦性温恭樸實,事神虔誠,於同治三年甲子(十七歲)從祖籍福建省泉州府馬巷廳恭請慈濟真君金身一尊來澎湖,首先開設「樂善堂」,施方濟世、大顯威靈,有求必應。及今本殿開基之許恩主是也。其平時尊重聖賢,敬惜字紙最令人欽佩,本殿重建當紀其開源發端,千秋不朽。
吳公諱等,字登第、號品分。即本殿總董事吳克文號藻卿之先曾祖父也。
生于道光廿九年己酉,賦性仁慈忠厚,克已待人,謙恭禮讓。平生樂善好施,持齋禮佛,倡設鸞堂,如樂善民堂、新善堂(即今之福善堂也)等,効勞多處。又提倡宣講、放生、拾字、矜孤恤寡。凡地方公益事業,見義勇為,孜孜不倦。在本一新社辦理救濟事業,專任勤募工作,每次均慨解義囊,率先垂範,處處嘉惠貧民不遺餘力,為鄉里所望重。且對社務、堂務認真効勞,
(一 )《覺悟又新》神明尊號如下:
飛鸞主教著造新書正主席威震西瀛聖真寶殿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
飛鸞闡教著造新書副主席威震西瀛聖真寶太醫院慈濟真君博施天尊許
飛鸞宣教協著新書南宮孚佑帝祖妙道天尊呂
飛鸞啟化輔佐新書東廚司命真君護宅天尊張
飛鸞教化三教總主宰至聖先師治世天尊孔
著造正馳騁本殿關太子潘
著造副馳聘本殿執旗童子范
著造鎮壇兼功過司本殿周將軍鍾
著造鎮壇兼伏魔司本殿執劍童子白
贊造新書西衛金龍殿孚佑帝祖呂
贊造新書北辰宮廣澤尊王朱
著造鑒壇兼知客神本境主靈應侯
著造正司禮神福德祠福德正神謝
著造鎮壇主掌佛事慈悲救世度人本殿釋迦佛
著造鑒理堂務本殿觀音佛祖陳
著造副司禮神本殿福德正神林
內外供役司本殿善才魏
守爐兼通報司本殿良女陳
(二)《覺悟又新》諸執事如下:
總董事正鸞綜理堂務吳藻卿
正堂主兼監理社務紀經才
副堂主協理堂務及錄鸞蘇明時
董事兼參議堂務郭生仁
董事參議社務及進香生陳賜福
董事參議堂務及唱鸞生陳壇
董事參議堂務及司香生胡其所
董事參議堂務及迎送生郭洋
董事參議堂務及誦經生許天賜
董事兼副鸞及進香生陳紹烈
董事兼理賬及傳鸞生黃迺俊
董事兼傳鸞及進茶生黃迺生
唱鸞兼督導傳鸞生薛中玉
唱鸞兼副鸞生郭招財
錄鸞兼請鸞生吳耀彬
副鸞兼唱鸞生王修己
傳鸞兼請鸞生王心田
唱鸞兼傳鸞生謝石森 陳求神
副鸞兼傳鸞生王修林 吳進來
傳鸞兼請鸞生陳順義 林清宇
傳鸞兼進香生顏長春 許天祥
請鸞兼佐錄生王有福
請鸞兼司香生陳江龍 許福基 郭生和 陳成功
請鸞兼司香生楊欽
本社顧問及付梓赞助生薛步梯
付梓賛助生莊 南 陳振芳 鄭榮生 高義
進香祀茶及整理內務生許藏妙 黃剛毅
信女誦經兼司香生紀藍丹 吳陳省 林蜜 歐淑女 藍呂枝 陳呂腰 蘇絳玉 范素娥 黃昌貞 高林繡寶 蘇瑞蓮 黃玉壺 鄭劉緩 高絳雪 鄭金蘭 郭貴琴郭陳滿 胡顏秦 林黃嬰 李吳初 王靜妙 薛郭好 蔡好
信女司香生洪秋蘭 陳林鬸 蘇芳枝 蔡秋霞 林繡美 林張菊 王黃玉 洪秋菊 郭秋蓮 黃郭瑞香 蔡秋菊 吳蔡刊 胡廖梅 楊菊 許陳祈完 薛陳嬌 曾楊溱 王劉秋茶 郭繡麟 楊陳省 楊李雪 許鄭初枝 鄭金珠 陳罔市 陳合 陳王秀 郭吳牡丹 何綉春 曹月霞 林許金寶 黃秋梧 陳秀麗 胡廖桂葉 蘇益子 蔡月女
善男効用生楊耕田 李克順 許頂額 歐壇 林黃甲 黃東來 吳聯來 范舞鳳 吳調督 鄭丹桂 陳才 翁耀輝 呂全合 楊長慶 王安 高勝壽 黃文傑 黃夢舜 薛光燦 薛光華 孫嘉禾 黃積福 葉建祿 王至孝 許瑞穗 蔡足榮 紀熙煌 紀開明 謝長林 許光輝 呂 江 吳奎壁 黃迺智 黃天麟 呂騰風 林吹葭蘇清雨 高榮輝 郭金寶 紀安東 王炯銘 李榮華 呂秀吉 劉清心 吳振族 陳自帛 吳正一 吳正相 顏顯瑶 陳活源 藍正行 陳伊族 蔡忠誠 許全福 王輝煌 郭承彥 王瑶欽
信女効用生林洪惜 陳 快 吳桂桃 吳陳金鑾 蕭玉鸞 蕭金珠 許彩鳳 謝何繡鸞 蘇紫英 黃顏秀 蔡淑寬 黃王玉糖 李王招 林富美藍吳月枝 藍林秀鳳 顏秋霞 林賽佳 許張愛嬌 紀蔡安淳 林蔡珠 林秀芬 許顏月嬌 許陳清葉 葉金枝 葉瓊珠 鄭許掌珠 張吳秋寶 王淑純 陳貞美 紀洪秋錦 顏高室家 陳許量 陳林浮 陳蔡瑞蘭 蘇胡愛惠 林紅樟 許佳音 呂許金便 王謝秀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