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鸞書
-
西衛妙新社福善堂
-
濟渡仙舟
-
卷壹金部
-
1953
-
馬公西衛里
-
濟渡仙舟


第0頁 / 共64頁
-
民國42年(1953),西衛妙新社福善堂續造《濟渡仙舟》,共分金生麗水玉出崑崗8卷。《濟渡仙舟》執事之中正董事祀理堂務兼誦經生蔡裁,乃清末日治初期澎湖仕紳蔡玉成之子。蔡裁晚年持齋,於福善堂修行。故而福善堂正主席孚佑帝君贈蔡裁之聯「蔡成隱士利名放 裁守齋堂天地寬」。
《濟渡仙舟》降筆者之澎湖人有前澎湖開蠻寺住持洪國亨,其身分為南天主祿星君。洪國亨(1864-1906),紅羅人,於光緒9年(1883)創立南清宮。爾後,尖山人洪次(法號:悉淨)由台南開元寺受戒傳臨濟宗佛教正派,南清宮也因此改名為開蠻寺。1901年,洪汝明與洪瑞徵,於9月15日在紅羅罩成立集會所向善堂,並著造《化俗新編》一書。一新社宣講生康吟都為該書作跋:「……我澎自二位恩主開樂善堂著造覺悟選新一書,起誘眾生,實開島一未有之奇……。」該堂由洪汝明任正董兼督內外堂(堂主),洪瑞徵任副董兼督鸞校正(副堂主及校正生)。洪國亨在向善堂則擔任副鸞生,《化俗新編》以一個半月的時間著書完峻撤堂後,同年12月6日洪國亨在紅羅罩開蠻寺成立養性堂。洪國亨為湖西地區鸞堂的開創者之一。
其次,前任的校正生郭丕源也在《濟渡仙舟》中降筆,勉勵其弟郭生仁、其子郭自得與郭自立等人,恪守家訓。並言及其於(1952)8月16日一疾不起,因生前多入鸞堂或錄鸞或校正,乃能轉為南天內務部之筆童,所暗留遺囑一篇,望家人能時加玩索。此段鸞書記載與《郭自得回憶錄》相符。
《濟渡仙舟》的案例有澎湖人以殺牛為業,而墮入地獄受苦行,有擔任日人雇員欺壓良善,於甲申(1944)盟軍大轟炸中遭受報應殞命者。所謂甲申大空襲當指1944年10月12-13日盟軍對馬公地區的大轟炸。顏其碩與郭自得於其回憶錄中均不約而同地提及:「……十月十三日再度來襲,自上午五時五十五分發出空襲警報,至下午五點五十五分解除警報,這當中先後四次飛來B24轟炸機四五架次,攻擊海軍軍事設施及馬公市區……。」二次大戰,盟軍對澎湖的空襲行動,對當代的澎湖人而言是人生的慘烈經歷。
《濟渡仙舟》付梓之際,助印者除福善堂鸞生之外,尚有郭自立、郭自得兄弟合贈七部,許丙辰三部、乾益堂二部、議長鄭大洽一部、太和堂黃氏市一部、開蠻寺李潔淨一部等。
(一)著造《濟渡仙舟》諸神職務如下:
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大天尊關
太醫院慈濟真君傳施天尊許
本堂至聖師祖敕封治化天尊孔
正主席本堂孚佑帝祖敕封妙道天尊呂
主席本殿真武大帝敕封靈衛天尊韓
副主席本堂觀音大士敕封仁化尊者蔡
主掌佛事慈悲救世度人本堂釋迦文佛
功過司本堂彌勒尊佛
誦經規儀本堂觀音佛祖張
九天玄女七娘娘
本堂慈濟真君敕封惠世真人江
督鸞務池府王爺敕封護法尊王何
正馳騁本堂文衡聖帝謝
副馳騁本堂護法韋駄伽藍二尊者
知各神本堂文衡聖帝翁
通報司本堂福德正神劉
內外供役正司禮神本堂天上聖母藩
內外供役副司禮神順母壇聖母薛
守炉童子本堂報印劍二童子伍桞
走堂使者本堂千里眼高順風耳胡
外把門司本堂報旗劍二童子紀許
內把門司本堂關太子施周將軍洪
(二)著造《濟渡仙舟》諸執事務如下:
正堂主督唱兼宣講生薛中玉
正堂主迎送兼宣講生李克順
副堂主誦經兼執印生王成林
副堂主司茶兼執印生王心田
正董事正鸞綜理堂務兼主講生吳藻卿
正董事祀理堂務兼誦經生蔡裁
副董事錄鸞謄鸞兼宣講生王錦吉
副董事專理唱鸞兼佐講生薛觀明
協董事錄鸞兼謄鸞生高采卿
協董事副鸞兼迎送生王修己
幫董事司香兼進茶生王修林
幫董事兼司香生鄭敬
專務唱鸞生王啟榮
唱鸞兼副鸞生薛如福
佐錄鸞生吳耀彬
誦經兼迎送生陳守提
副鸞兼進香生鄭海涵
副鸞兼傳唱生藍燈愿
傳鸞兼副鸞生王啟城
副鸞兼傳唱生王榮耀
司香兼進茶生張楊場
供勞採辦生王科
進香効勞生張宏文
司香兼請鸞生鄭史圖
効勞生陳丁座 吳如意 藍成澎 李振鼓 薛如錦 鄭清休 王文彬 王春四 吳清玄 鄭對明
信女祀理堂務司香兼辦供生吳陳氏省
信女祀理堂務誦經兼迎送生李鄭秋來、信女司香兼傳達生藍蘇氏鶯
信女誦經兼司香生吳李氏兔 李吳氏初 鄭藍桞眉 王呂氏月 藍氏雀治 王氏玉蘭 王陳氏豆 薛許氏釵
信女司香効勞生王辛氏圓 王吳氏辛 王呂薔薇 王洪氏秀 王鄭氏真 曾黃氏認 吳氏金針 吳氏玉梅 王吳氏玉 吳黃氏搻 葉吳桂桃 吳陳金鑾 薛氏蓮 薛曾绣英 陳王氏有 張氏素蜜 藍趙氏鳳 鄭林氏鶯 王氏蓮葉 王林氏念 王郭冬爪 陳氏美菊、堂外男効用生王陣 高天來 曾達材 高大中 王修文 王從龍 王正言 王春三 王顏根 藍長祿 王如淵 王石臼 吳長泰 陳李賛 吳有義 吳有源 吳有進 陳健發 吳保富 吳生得 吳永福 吳明傑 吳自在 吳文信 王進銓 吳六 吳品聰 陳守昌 陳守待 陳守勲 陳守添 陳耀星 吳逞 呂天順 鄭壬癸 鄭水霧 王有才 鄭文宗 鄭文錫 鄭肯哲 鄭肯得 高吉川 高廢 高色 王火立 陳有益 陳遙吟 王水長 鄭竹城、堂外女効勞生李林氏莊 王李氏奈 李氏其雀 李氏糖 蔡吳綉鶯 吳氏葱 吳氏桂蘭 藍秋淡 藍氏錦霞 鄭王氏來 吳氏蜂 吳氏秋霞 陳黃氏茶 陳吳氏唇 鄭氏羌 鄭氏雀 林藍氏雀 吳秋色 王氏葉 吳氏裡 吳郭氏當 郭阿快 郭愛蓮 張美子 許高氏罔 許淑慎 陳氏番婆 許龔水雲。
(三) 著造《濟渡仙舟》諸善信捐印芳名列左
李克順十部 蔡栽八部 吳藻卿八部 薛中玉六部 吳初六部 吳有心五部 王修林四部 王修己五部 王成林三部 王心田三部 王吳辛三部 王錦吉二部 高采卿二部 李秋來二部 王洪秀二部 王辛圓二部 鄭清休二部 王科一部 張楊場一部 王啟榮一部 王榮耀一部 吳如意一部 王如淵一部 曾達材一部 鄭敬一部 鄭史圖一部 陳丁座一部 陳守勲一部 陳健發一部 藍雀治一部 王呂月一部 吳李兔一部 吳陳省一部 吳桂桃一 吳耀彬一部 吕薔薇一部
王陳豆一部 王玉蘭一部 王鄭真一部 吳秀鸞一部
王李奈半部 吳玉梅半部 龔水雲半部 張素密半部 鄭海涵一部 陳有益半部 鄭羌半部 張美子半部 陳番婆半部 鄭肯徹半部 林進縣半部 壬正言一部 蘭成澎一部
堂外諸善信樂捐襄助付梓芳名列於左
郭自得郭自立七部 高慶芳二部 陳氏春一部 劉用一部 林自棟四部 陳居仁二部 林有美一部 江明遠一部 黄文西四部 葉坤凉二部 蔡牡丹一部 江綉春一部 許丙辰三部 林循治一部 黄市一部 江繡琴一部 乾益堂二部 許天河一部 鄭大洽一部 林綉寶一部
蔡典一部 林黄甲半部 陳氏妹半部 葉錫妙半部 劉禪定一部 黄榮炎半部 林氏密半部 黄珞定半部 顏枝妙一部 沈澄金半部 林氏吝半部 洪氏挑半部 王明炫一部 林專誠半部 陳氏田半部 陳寶珠半部 蔡素蘭一部 張德馨半部 陳西月半部 藍玄妙半部 鄭氏两一部 黃郭春半部 張氏琛半部 許金針半部 楊郭音一部 楊朝佐半部 許鳳英半部 吳成鐵半部 蔡氏卻一部 呂植妙半部 薛盡敬半部 林香半部 李潔淨一部 許藏妙一部 呂月妙半部 許氏尾半部 高名宗一部 紀坤成半部 郭秋蓮半部 蔡氏葉半部 許氏救一部 陳仁和一部 陳仁他一部 蔡昌淨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