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鸞書
-
出版單位靈光殿化新社集善堂
-
書名啟化靈寶
-
卷期數卷一天部
-
開著年代1976
-
出版年1977
-
出版地馬公徳成印刷廠
-
封面內容(摘要)啟化靈寶


封面 / 共79頁
內容詮釋:
歲次丙辰年(1976),火燒坪胡其所等人籌組靈光殿化新社集善堂,開堂著造《啟化靈寶》,共分三卷,民國66年(1977)於馬公德成印刷廠出版。
火燒坪當地的鸞堂創始於日治時代1929年,名為化新社一善堂。1932年當地里人才興建廟宇,其主神朱府王爺係由有應公衍化而來,廟宇的歷史也來自日治時代扶鸞所示。二次戰後,靈光殿也曾開堂濟世,《啟化靈寶》〈卷一〉中有澎湖靈光殿之「沿革」:
澎湖靈光殿位處馬公鎮光榮里文光路三十五巷七號,其主神朱府王爺係在三百餘年前(明末清初)福建省金門人氏,當時副省城考試中過舉人後,同邱、全兩姓氏等計三人將回鄉祭祖,於六月十三日不幸在旅途中遭遇颱風而喪命。三個遺體飄流至該里海邊,里民將之撈起埋葬在現之廟前左側,自是朱、邱、余姓三位尊玲頻頻顯聖庇護里民有功。邱、余兩位以陞調他處為神,而朱府即陞為將軍,仍鎮本里,里民稱為老大公。因有求必應,故普受男女老幼之崇敬與膜拜。
至民國初年,先由里民八家誼兄弟雕塑其神像奉祀,稱為朱靈公。於民國十八年乙巳春,在里民陳江成家中開設鸞堂,稱為化新社一善堂,就此神靈顯乩濟世,功績甚多,逐蒙恩拔擢為南天使者。
至民國廿一年壬申正月十五日在堂中降述生前履歷甚詳,不久荷沐天恩陞為朱府王爺。乃由一善堂董事兼顧問陳江成倡首發起籌建廟宇之舉,遂於民國廿一年壬申十一月初二日開工,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告竣。最初建設正殿及左廂,隔年又增建右廂,初號「紫稜殿」,後易名「靈光殿」,廟成之日將八家誼兄弟所祀小尊朱府王爺,請進奉祀外,再雕大尊朱王以鎮殿。又共議一善堂最高主宰為「文衡聖帝」,乃再塑「聖帝」金身一並為鎮殿主神。至民國廿九年庚辰春,一善堂鸞務再興一次,但經過三年,因戰亂又停止。
至民國五十二年癸卯十月初二日,在廟中第三次復興鸞務,重新開設「化新社集善堂」施方濟世,日漸興隆。民國五十七年戊申九月十六日,朱府王爺聖誕日在廟內聚餐時,共同提起本廟原築太狹窄,又已陳舊,不堪應付迎神賽會與外甲之交際,乃由集善堂堂主胡來順發起重建廟宇之議。於是,一唱百和,共讚美舉。於民國五十九年庚戌正月廿三日出火,同時拆卸舊廟,二月初十日開工至同年九月十二日入火,繼續慶祝落成。較之前時廟宇又寬又深又高,巍峩壯麗,堂皇可觀。復雕塑高三尺六寸之朱府王爺大尊金身為鎮殿,益覺莊嚴無比。
溯自開工至告竣、入火連落成,歷時僅九個月。如此神速,為縣內各處廟宇所罕見,實藉朱府王爺顯化之功,亦賴里民之合作及諸董事之努力有以致之也。目下善堂仍設在廟內,每逢二五八期扶鸞濟世與宣講勸善,洵盛事也!
火燒坪社的靈光殿從廟中碑記記載為昭和7年(1932)才興建。然而,從碑記中不難看出幾個疑點。首先,碑記云:「……迨民國廿一年壬申正月十五日,在本社「化新社一善堂」降鸞始明底蘊蓋諸靈公之由來也者,係自三百餘年前金門有朱、邱、余姓等三位學子上京赴試得中舉人,後在是年六月十三日將回鄉祭祖,不幸中途遇風遭難,三屍同飄流至本社海邊,受社民瘞玉於此,自是輒顯靈跡,濟物佑人,故受社民尊為諸靈公……」,當時處於日治時期,豈有稱民國廿一年之說法?此碑明顯為二次戰後之產物。
其次,諸靈公之由來為三百餘年前金門有朱、邱、余姓等三位學子上京赴試得中舉人,返鄉祭祖遭難,此為當時扶鸞之說法,僅能供參考。然而,火燒棚靈光殿來自有應公信仰不容置疑。第三,碑記亦云:「……而邀嘉貺遂商議建廟之舉,仍卜築乎此間,於歲次壬申年十一月初二日開工至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告竣,計費一千六百餘圓,……」。一座寺廟之興建竟然費時一個月左右即可完成,令人匪夷所思。
從吳克文先生手稿〈石碑文記〉中記載,此碑記為民國52年(1963)靈光殿重修時,重建委員委託吳克文先生事後回溯昭和年間改建事蹟所撰,故而吳克文先生準做昭和7年壬申(1932)所建。靈光殿現存的匾額有昭和7年(1932)北甲弟子所敬獻的「美哉初基」,以及火燒坪社中八家弟子所敬獻之「八方垂庇」。由此觀之,靈光殿於昭和壬申年所建似乎無誤。目前廟中的頂下桌,落款年代為「昭和八年歲次癸酉季秋之月 吉置」,比之昭和7年,又晚了一年。昭和8年(1933)1月6日,火燒坪社陳全岩、徐道榮、邱生三人聯名向澎湖廳提出興建火燒坪社寺廟之申請,寺廟名為真宇殿,募集資金期間至昭和8年6月30日止。爾後,南瀛佛教會於昭和12年(1937)所做的調查,已確定當時的廟名稱為靈光殿。
(一) 著造啟化靈寶列聖尊號恭錄序次如左
監造啟化靈寶南天文衡聖帝關
督造啟化靈寶南宫孚佑帝君呂
著造正主席靈光殿朱府王爺朱
著造副主席代天巡狩康
著造正馳聘代天巡狩李
著造副馳聘代天巡狩趙
濟世主神代天巡狩方
著造功過神註生娘娘邱
著造司禮神福德正神韓
著造通報神中壇元帥蕭
著造迎送神代天巡狩大廳爺張
著造迎送神代天巡狩廠官爺潘
(二)著造啟化靈寶諸生職務如左
顧問兼校正吳信士克文
顧問兼唱鸞陳全財
堂主胡來順
副堂主兼外堂督理胡建環
内堂督理兼唱鸞寫片胡章花
外堂督理林炎盛
正鸞生蘇進福 林文智 王自典
正鸞生兼助錄生葉瑞發
宣講生高慶芳
唱鸞生許樹木 徐明德 胡永昌
錄鸞兼寫片生林正光
錄鸞兼寫片理帳生孫清直
副鸞兼助唱生陳耀南
副鸞兼採購助唱生胡朝義
副鸞兼請鸞生葉興孝
副鸞生胡清江 楊世昌
請鸞生鄭春牛 葉天化 李武智
司香兼副鸞生陳佛扶
司香生洪平助
奉派伺茶生葉欽朝義
奉派誦經兼司香迎送生葉高柿 胡蔡真 籃蔡金葉 徐胡柑 陳胡便 徐銀屏 吳胡珠 胡對 葉蔡美 劉淑杏 陳江滿 胡月裡 劉揀 陳辛玉枝 林陳金英 王玉葉 蔡楊秀鳳 胡莊秀春 葉罔却 蔡月女 王黃秋津 陳尋 翁胡秀錦 陳冬來 謝徐賽姬 黄葉鴛 胡蔡春綢 徐潘扶 葉陳金菊 王洪桂花 黄胡樣 黄胡秋梨 胡葉清香 徐尤玉釵 徐黃壇 胡絲 藍歐静冠
火燒坪當地的鸞堂創始於日治時代1929年,名為化新社一善堂。1932年當地里人才興建廟宇,其主神朱府王爺係由有應公衍化而來,廟宇的歷史也來自日治時代扶鸞所示。二次戰後,靈光殿也曾開堂濟世,《啟化靈寶》〈卷一〉中有澎湖靈光殿之「沿革」:
澎湖靈光殿位處馬公鎮光榮里文光路三十五巷七號,其主神朱府王爺係在三百餘年前(明末清初)福建省金門人氏,當時副省城考試中過舉人後,同邱、全兩姓氏等計三人將回鄉祭祖,於六月十三日不幸在旅途中遭遇颱風而喪命。三個遺體飄流至該里海邊,里民將之撈起埋葬在現之廟前左側,自是朱、邱、余姓三位尊玲頻頻顯聖庇護里民有功。邱、余兩位以陞調他處為神,而朱府即陞為將軍,仍鎮本里,里民稱為老大公。因有求必應,故普受男女老幼之崇敬與膜拜。
至民國初年,先由里民八家誼兄弟雕塑其神像奉祀,稱為朱靈公。於民國十八年乙巳春,在里民陳江成家中開設鸞堂,稱為化新社一善堂,就此神靈顯乩濟世,功績甚多,逐蒙恩拔擢為南天使者。
至民國廿一年壬申正月十五日在堂中降述生前履歷甚詳,不久荷沐天恩陞為朱府王爺。乃由一善堂董事兼顧問陳江成倡首發起籌建廟宇之舉,遂於民國廿一年壬申十一月初二日開工,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告竣。最初建設正殿及左廂,隔年又增建右廂,初號「紫稜殿」,後易名「靈光殿」,廟成之日將八家誼兄弟所祀小尊朱府王爺,請進奉祀外,再雕大尊朱王以鎮殿。又共議一善堂最高主宰為「文衡聖帝」,乃再塑「聖帝」金身一並為鎮殿主神。至民國廿九年庚辰春,一善堂鸞務再興一次,但經過三年,因戰亂又停止。
至民國五十二年癸卯十月初二日,在廟中第三次復興鸞務,重新開設「化新社集善堂」施方濟世,日漸興隆。民國五十七年戊申九月十六日,朱府王爺聖誕日在廟內聚餐時,共同提起本廟原築太狹窄,又已陳舊,不堪應付迎神賽會與外甲之交際,乃由集善堂堂主胡來順發起重建廟宇之議。於是,一唱百和,共讚美舉。於民國五十九年庚戌正月廿三日出火,同時拆卸舊廟,二月初十日開工至同年九月十二日入火,繼續慶祝落成。較之前時廟宇又寬又深又高,巍峩壯麗,堂皇可觀。復雕塑高三尺六寸之朱府王爺大尊金身為鎮殿,益覺莊嚴無比。
溯自開工至告竣、入火連落成,歷時僅九個月。如此神速,為縣內各處廟宇所罕見,實藉朱府王爺顯化之功,亦賴里民之合作及諸董事之努力有以致之也。目下善堂仍設在廟內,每逢二五八期扶鸞濟世與宣講勸善,洵盛事也!
火燒坪社的靈光殿從廟中碑記記載為昭和7年(1932)才興建。然而,從碑記中不難看出幾個疑點。首先,碑記云:「……迨民國廿一年壬申正月十五日,在本社「化新社一善堂」降鸞始明底蘊蓋諸靈公之由來也者,係自三百餘年前金門有朱、邱、余姓等三位學子上京赴試得中舉人,後在是年六月十三日將回鄉祭祖,不幸中途遇風遭難,三屍同飄流至本社海邊,受社民瘞玉於此,自是輒顯靈跡,濟物佑人,故受社民尊為諸靈公……」,當時處於日治時期,豈有稱民國廿一年之說法?此碑明顯為二次戰後之產物。
其次,諸靈公之由來為三百餘年前金門有朱、邱、余姓等三位學子上京赴試得中舉人,返鄉祭祖遭難,此為當時扶鸞之說法,僅能供參考。然而,火燒棚靈光殿來自有應公信仰不容置疑。第三,碑記亦云:「……而邀嘉貺遂商議建廟之舉,仍卜築乎此間,於歲次壬申年十一月初二日開工至同年十二月初九日告竣,計費一千六百餘圓,……」。一座寺廟之興建竟然費時一個月左右即可完成,令人匪夷所思。
從吳克文先生手稿〈石碑文記〉中記載,此碑記為民國52年(1963)靈光殿重修時,重建委員委託吳克文先生事後回溯昭和年間改建事蹟所撰,故而吳克文先生準做昭和7年壬申(1932)所建。靈光殿現存的匾額有昭和7年(1932)北甲弟子所敬獻的「美哉初基」,以及火燒坪社中八家弟子所敬獻之「八方垂庇」。由此觀之,靈光殿於昭和壬申年所建似乎無誤。目前廟中的頂下桌,落款年代為「昭和八年歲次癸酉季秋之月 吉置」,比之昭和7年,又晚了一年。昭和8年(1933)1月6日,火燒坪社陳全岩、徐道榮、邱生三人聯名向澎湖廳提出興建火燒坪社寺廟之申請,寺廟名為真宇殿,募集資金期間至昭和8年6月30日止。爾後,南瀛佛教會於昭和12年(1937)所做的調查,已確定當時的廟名稱為靈光殿。
(一) 著造啟化靈寶列聖尊號恭錄序次如左
監造啟化靈寶南天文衡聖帝關
督造啟化靈寶南宫孚佑帝君呂
著造正主席靈光殿朱府王爺朱
著造副主席代天巡狩康
著造正馳聘代天巡狩李
著造副馳聘代天巡狩趙
濟世主神代天巡狩方
著造功過神註生娘娘邱
著造司禮神福德正神韓
著造通報神中壇元帥蕭
著造迎送神代天巡狩大廳爺張
著造迎送神代天巡狩廠官爺潘
(二)著造啟化靈寶諸生職務如左
顧問兼校正吳信士克文
顧問兼唱鸞陳全財
堂主胡來順
副堂主兼外堂督理胡建環
内堂督理兼唱鸞寫片胡章花
外堂督理林炎盛
正鸞生蘇進福 林文智 王自典
正鸞生兼助錄生葉瑞發
宣講生高慶芳
唱鸞生許樹木 徐明德 胡永昌
錄鸞兼寫片生林正光
錄鸞兼寫片理帳生孫清直
副鸞兼助唱生陳耀南
副鸞兼採購助唱生胡朝義
副鸞兼請鸞生葉興孝
副鸞生胡清江 楊世昌
請鸞生鄭春牛 葉天化 李武智
司香兼副鸞生陳佛扶
司香生洪平助
奉派伺茶生葉欽朝義
奉派誦經兼司香迎送生葉高柿 胡蔡真 籃蔡金葉 徐胡柑 陳胡便 徐銀屏 吳胡珠 胡對 葉蔡美 劉淑杏 陳江滿 胡月裡 劉揀 陳辛玉枝 林陳金英 王玉葉 蔡楊秀鳳 胡莊秀春 葉罔却 蔡月女 王黃秋津 陳尋 翁胡秀錦 陳冬來 謝徐賽姬 黄葉鴛 胡蔡春綢 徐潘扶 葉陳金菊 王洪桂花 黄胡樣 黄胡秋梨 胡葉清香 徐尤玉釵 徐黃壇 胡絲 藍歐静冠